民法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民法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民法法律知识,民法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要具备依法成立,有必要财产,有自己名称、住所、组织机构等条件。
民法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人要具备依法成立,有必要财产,有自己名称、住所、组织机构等条件。
一、民法关系的主体
民法关系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自然人。自然人不仅包括公民,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一种,能否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法人。法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其他组织
二、民法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尽管在财产关系中其标的常常是物,但法律关系的内容一权利和义务,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人与物之间。经法律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三、民法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四类。
1.物。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
2.行为。作为客体的行为特指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法务吧提醒您,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
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尊严、荣誉、身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