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不适应情形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时效法律知识,诉讼时效不适应情形.诉讼时效不适应情形是支付存款本金、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债权请求权等。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是存在不可抗力的原因、法定代理人死亡等。
一、诉讼时效不适应情形
诉讼时效不适应情形如下: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衣服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法务吧提醒您,根据我国《民法典》及有关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可划分为4类:
1.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3年;
2.短期诉讼时效:下列诉讼时效时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赔偿的;延付或拒绝租金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3.特殊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不是民法规定的,而是由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
4.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是什么
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起诉后又撤诉诉讼时效怎么算
起诉后又撤诉诉讼时效是会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