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 民事诉讼> 正文

民事诉讼如何立案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程序法律知识,民事诉讼如何立案.民事诉讼立案的流程是当事人带上起诉状、身份证等材料到法院进行立案,审核通过后缴纳相关费用。民事起诉三到六个月左右可以判决下来,若适用简易程序的期限为三个月。

  一、民事诉讼如何立案

民事诉讼如何立案

  民事诉讼立案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起诉书后,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发现原告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

  3.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4.当事人在立案窗口缴纳诉讼费,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

  二、民事起诉多久可以判决下来

  民事起诉3-6个月左右可以判决下来。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法务吧提醒您,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三、起诉应符合哪些条件

  起诉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且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法务吧提醒您,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精选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