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 民事诉讼> 正文

民事诉讼可以拖多少时间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时效法律知识,民事诉讼可以拖多少时间.民事诉讼可以拖三年,民事诉讼案件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在诉讼时效内,当事人既不行使权利,又不向法院起诉的,在诉讼时效届满后,丧失胜诉权,对方可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一、民事诉讼可以拖多少时间

民事诉讼可以拖多少时间

  民事诉讼可以拖三年。

  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9.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10.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止发生的时间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而时效中断则是在时效开始之后任意一个时间段都可以发生;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止是因为外界客观原因导致出现的情况,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法务吧提醒您,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精选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