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 行政诉讼> 正文

车辆被征收后多久所有权丧失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法规法律知识,车辆被征收后自征收决定生效时丧失所有权。行政征收的特点有强制性、无偿性和法定性。行政征收和征用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对于个人财产或土地进行征收或者征用。

  一、车辆被征收后多久所有权丧失

车辆被征收后多久所有权丧失

  车被政府征收的,自征收决定生效时即丧失所有权,不再是交付时转移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法律文书或征收决定导致的物权变动】

  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二、行政征收征用是什么意思

  1.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金钱和实物的行政行为。

  2.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三、行政征收的特点是什么

  1.强制性

  行政征收机关实施行政征收行为,实质上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征收权,这种权利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效力。因此,实施行政征收行为,不需要征得相对人的同意,甚至可以在违背相对人意志的情况下进行。

  征收的对象、数额及具体征收的程序,完全由行政机关依法确定,无须与相对人协商一致。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行政征收命令,否则,应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2.无偿性

  国家为了完成其职能,维护其统治,必须耗用一定的物质资财,而作为凌驾于社会生产之上的管理机构的国家行政机关,其本身并不直接从事生产,创造财富。因而,只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通过行政征收来取得所需物质资财。

  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一经国家征收,其所有权就转移为国家所有,成为国家财产的一部分,由国家负责分配和使用,从保证国家财产开支的需要。行政征收必然是无偿的,是财产的单向流转,无需向被征收主体偿付报酬。

  3.法定性

  行政征收直接指向的是行政相对人的经济利益,由于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其对相对人的权益始终都具有侵害性。法务吧提醒您,为了确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政征收行为的侵害,必须确立行政征收法定的原则。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精选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