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行政主体吗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主体法律知识,对于我国相关法律,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个事件都是存在相关的主体与客体的,如果当学生与学校发生纠纷的时候,学校是否可以成为相关的行政主体呢?接下来法务吧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学校是行政主体吗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对于我国相关法律,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个事件都是存在相关的主体与客体的,如果当学生与学校发生纠纷的时候,学校是否可以成为相关的行政主体呢?接下来法务吧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学校是行政主体吗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学校是行政主体吗
在我国,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可因法律、法规授权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所以,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并非都是行政机关。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是以行政权力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机关是行政权力的享有者,所以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但行政权力并非为行政机关所独占,国家也将一部分行政职权授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如会计师协会颁发会计师证书等即是。现代社会国家的行政范围和公共职能不断扩展,许多行政事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由行政机关来处理,需要辅之于其他社会组织来管理。因此,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也会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主体有哪些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行政主体从形式上分,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如下: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根据职权管辖范围,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办事机构。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要注意的是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此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在一定区域内依法行使对所有行政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权,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它们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如工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商标法》授权)、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法》授权)等。
(2)派出机构: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职能部门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派出工作机构。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3)临时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协助其处理某项临时性行政工作的组织。如国务院就曾设有国家防汛救灾指挥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等。
2、企业组织: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法律、法规授权,企业组织也成为行政主体。如我国的公用企业(邮电部门、铁路运输部门、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金融企业、行政性专业公司(如国家电网公司)等。
3、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和从事某种专门技术检验或鉴定的事业单位等,经行政法律、法规的授权,可成为行政主体。如《高等教育法》授予高等院校学位授予权等。
4、社会团体:它们之中被授权成为行政主体的多为公益性社会团体,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授权的消费者协会。
5、其他组织:一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经授权,也可从事一定行政职能活动,成为行政主体。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学校是行政主体吗问题的详细解答,学校在一些法律事件上是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不过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确定,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我们都要参考我国法律问题,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务吧网站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