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征收有哪些程序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法规法律知识,行政征收有拟定征收方案,报有关单位进行审批等程序。行政征收是国家机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行政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量财产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会兼顾行政相对人的利益给予适当的补偿。
一、行政征收有哪些程序
1.拟订行政征收方案;
2.审查报批,报有批准权限的上级政府批准;
3.方案公告,由市、县人民政府对经批准的征收方案予以公告;
4.行政征收方案落实;
5.行政征收结果报告撰写。
二、行政征收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金钱和实物的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其特征有:法定刑;强制性;无偿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三、行政征收的类型有哪些
行政征收的类型有这些:
1.税收征收。它是行政征收中最主要的方面。
2.资源费征收。法务吧提醒您,在我国,城市土地、矿藏、水流、山岭、草来地、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开采、使用国有资源时必须依法向国家缴纳资源费。如水资源费的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等。
3.建设资金征收。这是为确保国家的重点建设,解决重点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