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法规法律知识,一般在一些招标活动中,想要投标的单位要先看招标文件的要求,比如对一个节能工程进行招标,必然要对投标的单位资质进行审核,除了符合技术标准之外,标书上面说明还需要满足一些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下面法务吧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般在一些招标活动中,想要投标的单位要先看招标文件的要求,比如对一个节能工程进行招标,必然要对投标的单位资质进行审核,除了符合技术标准之外,标书上面说明还需要满足一些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下面法务吧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如果需要证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首先,您需要明确需要的其他条件是什么,才能进行办理相关文件。
标书上要求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证明材料,是指销售或生产某类产品,所需要的行业资质、资格证明,以及拥有的政府节能、绿色、环保、高新技术认证等文件。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什么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规则。
(1)行政法治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政府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如果违反法律,超越法律活动,即要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合理原则,这一原则主要由比例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构成。
(3)行政公正原则,其基本精神是要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地对待具有不同背景的行政相对人。
(4)行政公开原则,其主要要求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政策公开、行政执法行为公开、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行为公开、行政信息和情报公开等。
(5)行政效率原则,其涵义是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提高效率,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
(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体的大量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对人为对象实施的,从而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行政关系。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对行政职权行使者及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法制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
(3)行政救济关系。即行政相对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做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救济主体,是指法律授权其受理行政相对人申诉、控告、检举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受理申诉、控告、检举的信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以及受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
(4)内部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平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委托行使某种行政职权的组织的关系等等。在上述四种行政关系中,行政管理关系是最基本的行政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和行政救济关系是由行政管理关系派生的关系,而内部行政关系则是从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一种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行政主体单方面内部的关系。
以上就是法务吧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需要证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需要明确需要的其他条件是什么,才能进行办理相关文件。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务吧,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