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 行政诉讼> 正文

行政处罚时效是如何计算的规定

  本文主要讲解有关行政法律行政诉讼法法律知识,行政处罚时效一般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行政处罚需符合主体明确、事实清楚以及程序合法等条件。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提起行政诉讼。

  一、行政处罚时效是如何计算的规定

行政处罚时效是如何计算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行政处罚需符合哪些条件

  1.主体明确。主体明确是行政处罚的首要问题,必须把好主体关口。

  2.事实清楚。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清楚,才能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认定“事实清楚”必须把握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必须符合合法有效的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法定事实。

  (2)要符合行政处罚的特殊条件。

  (3)对相对人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应在追究的有效时限以内。

  3.程序合法。

  (1)要符合法定的程序种类。

  (2)要符合行政处罚有关调查、听证的规定。

  (3)要符合法定的步骤。从报批、立案、调查取证到作出处罚决定和送达,步骤不能少,不能颠倒,必须做到规范化。

  (4)要符合法定方式。调查、谈话、取证、采取措施等方式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5)要符合法定的形式。

  (6)要符合法定的时间要求。

  4.适法无误。行政处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应当合法有效、确实具体和全面充分。主要把握好以下三条:

  (1)法律法规的选择必须合法有效。

  (2)法律法规的适用必须确切具体、全面充分。

  (3)使用法规的规范条款,必须防止技术性错误。

  三、对行政处罚不服怎么办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务吧提醒您,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被申请人的名称;

  3.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4.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5.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精选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