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表现,信用卡诈骗罪的追诉标准?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表现
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表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所谓作废的信用卡,是指使用因法定的原因失去效用的信用卡。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所谓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而骗取财物的行为。
4、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其发卡银行信用卡帐户上资金不足或已无资金的情况下,经过银行批准,持卡人仍可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
二、信用卡诈骗罪的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2、恶意透支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首先,上述第1项规定,“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这里主要包括三种情形: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其次,上述第2项规定,“恶意透支,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曾对“恶意透支”作过司法解释,即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透支数额超过信用卡准许透支的数额较大。逃避追查,或者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仍不归还的行为。1997年刑法对“恶意透支”作了立法解释,即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